長沙公布“鐵拳”行動典型案例(第二批)
今年以來,長沙市市場監管系統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危害突出的問題,深入推進“鐵拳”行動,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聚力守護市場清朗。為持續釋放“鐵拳”行動懲治效應,現集中曝光第二批典型案件。
案例一
天心區市場監管局查處長沙市天心區濤鑫建材經營部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的工業產品案
【基本情況】
2025年2月17日、3月20日,湖南省市場監管局對長沙市天心區濤鑫建材經營部銷售的3批次熱軋帶肋鋼筋(調直)進行監督抽檢。經檢驗,1個批次產品的“橫肋末端間隙”項目、2個批次產品的“尺寸”“重量偏差”“力學性能”項目不符合GB1499.2-2024《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的標準要求。
【查處情況】
2025年4月,天心區市場監管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有關規定,給予當事人沒收涉案不合格熱軋帶肋鋼筋、罰沒款合計5.27萬元的行政處罰。
【案件評析】
建筑用鋼筋是建筑主體結構關鍵材料,使用質量不合格的鋼筋產品直接威脅公共安全。本案的查辦,彰顯了市場監管部門打擊質量安全違法違規行為的堅決態度。
案例二
長沙市市場監管局查處長沙市芙蓉區小楊水產經營部銷售獸藥殘留超過食品安全標準限量的食用農產品鱔魚案
【基本情況】
2025年3月18日,湖南省市場監管局對長沙市芙蓉區小楊水產經營部銷售的鱔魚進行監督抽檢,經檢驗,恩諾沙星項目不符合GB31650-2019《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要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
【查處情況】
2025年6月,長沙市市場監管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給予當事人罰沒款合計1.44萬元的行政處罰。
【案件評析】
恩諾沙星是一種常用于水產品養殖的獸藥,須嚴格限量使用。食用獸藥殘留超標的水產品,可能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食源性疾病。市場監管部門將持續加強水產品銷售環節日常監管,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案例三
湘江新區商務和市場監管局查處湖南耘可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偽造認證證書案
【基本情況】
2024年3月25日,湘江新區商務和市場監管局接移送線索稱,湖南耘可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涉嫌偽造《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證書》。經查,2022年11月,當事人偽造《中國環境標志(Ⅱ型)產品認證證書》,并在其生產銷售的生物除臭劑包裝上印制偽造的“中國環境標志”圖案。
【查處情況】
2025年1月,湘江新區商務和市場監管局依據《認證證書和認證標志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有關規定,給予當事人罰款3.5萬元的行政處罰。
【案件評析】
企業通過偽造認證證書的不正當手段獲取競爭優勢,破壞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查處該案,切實維護了“一張證書管質量”的制度權威和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案例四
望城區市場監管局查處長沙市望城區東宇升電動車商行銷售不符合國家強制標準電動自行車案
【基本情況】
2024年10月16日,望城區市場監管局對長沙市望城區東宇升電動車商行進行監督檢查,發現門店內有6臺某品牌電動自行車“鞍座長度”“車體寬度”不符合GB17761第6.1.5條款要求,為不合格產品。經查,當事人于2024年9月24日自長沙某電動自行車經營公司購進18臺出廠合格的某品牌電動自行車,擅自非法改裝6臺置于經營場所銷售,截至查獲時無一臺售出。
【查處情況】
2025年2月,望城區市場監管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有關規定,給予當事人罰款1.35萬元的行政處罰。
【案件評析】
擅自違規改裝電動自行車,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可導致車輛操控性、制動性下降,易引發交通事故,危害公共安全。市場監管部門直擊末端商戶違法違規行為,通過嚴格執法,筑牢安全底線。
案例五
雨花區市場監管局查處湖南省擎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發布含有虛假內容的食品廣告案
【基本情況】
2024年8月17日,雨花區市場監管局接舉報,稱湖南省擎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涉嫌發布虛假廣告推銷食品。經查,涉案產品“萬國巢蟲草直飲粉”系含蛹蟲草提取物的普通食品,為當事人委托諾貝爾制藥(河北)有限公司生產。2024年6月20日至7月29日期間,當事人通過山東教育衛視發布4期電視廣告,主持人通過語言結合圖文的方式,將該產品宣傳為“蟲草(冬蟲夏草俗名)相關產品”。接到相關投訴后,當事人立即停止廣告發布。
【查處情況】
2025年1月,雨花區市場監管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有關規定,給予當事人罰沒款合計2.24萬元的行政處罰。
【案件評析】
普通食品嚴禁暗示保健或治療功效,不得進行概念混淆和虛假宣傳。市場監管部門提醒廣大消費者,警惕并防范普通食品功效化宣傳,拒絕購買并及時舉報宣稱具有保健功效、疾病預防治療功能的普通食品,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案例六
湘江新區商務和市場監管局查處湖南順上積教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發布虛假廣告案
【基本情況】
2025年2月12日,湘江新區商務和市場監管局接長沙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案件移送函,反映湖南順上積教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抖音賬號涉嫌虛假宣傳。經查明,當事人為提升課程銷量,自2024年6月起,在其四個抖音賬號(“編程導師可可”“飯飯網絡編程”“白帽瑾瑾”“婷芷編程網絡”)上發布大量含有“前華為首席女技術黑客”、“江蘇籍前華為首位女白帽黑客”等文案內容的教學短視頻廣告,吸引學員購買課程。視頻中主播及授課老師均非前華為員工,廣告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系虛假廣告。
【查處情況】
2025年5月,湘江新區商務和市場監管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有關規定,給予當事人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
【案件評析】
短視頻絕非虛假宣傳法外之地。企業必須堅守宣傳內容真實性底線,不得以虛構身份、蹭熱度等方式誤導消費者。市場監管部門將持續強化對短視頻等新興媒介平臺的廣告監測與執法力度,依法嚴厲打擊虛構資質、夸大宣傳等違法行為,促進行業規范發展。
案例七
長沙縣市場監管局查處長沙縣星沙珍盼水果店與消費者訂立合同,利用格式條款等方式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格式條款中含有經營者單方享有解釋權或者最終解釋權案
【基本情況】
2024年12月18日,執法人員對長沙縣星沙珍盼水果店進行現場檢查,發現當事人于2024年12月6日通過其運營的公眾號“快招營銷”發布儲值促銷活動,活動頁面含有“此次活動最終解釋權歸本店所有”內容。
【查處情況】
2025年2月,長沙縣市場監管局依據《合同行政監督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給予當事人警告、罰款10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件評析】
“最終解釋權”條款是典型的“霸王條款”,其本質是通過格式合同減輕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義務,破壞市場交易的公平性。經營者須嚴格規范營銷行為,遵循公平交易原則,杜絕利用格式條款規避義務。
來源:長沙市場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