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企業涉嫌的犯罪絕大多數屬于行政犯,只有在行政監管嚴重失靈且適用行政處罰還不足予以懲戒時,才能啟動刑事追訴。企業合規本質上是中國特色“行刑”銜接機制的核心組成部分,行政監管是企業合規的基礎和前提。行政執法機關是專業化和技術化的,而公安司法機關是“通才”。不同企業的合規計劃呈現較大的差異性與專業性,其制定和執行必須依賴專業的行政監管。將責任主義貫穿到企業合規的行政激勵與刑事激勵中,可以解決法理與實務上..
2023-04-21
邱海平:實現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民營經濟的重要論述邱海平:西南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導,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梓材”講席教授2023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時指出:“民營經濟是我們黨長期執政、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力量。”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方針政策指引下,我國民..
2023-04-20
百天16名中管干部被查,傳遞什么信號?保持高壓態勢,顯示反腐懲惡決心2023年已過百天,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數據,年初至4月11日,百天內至少16名中管干部被查,至少百余名省管干部被查。從打“虎”節奏看,今年1月和2月均出現了一天打三“虎”的情況;3月中旬、3月下旬還有三天連打三“虎”。3月是今年中管干部被查人數最多的月份,共有7名中管干部被查。值得注意的是,16名被查的中管干部中,金融行業、央企和體育領域有4人,地方省份10人..
2023-04-20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這個發言權來自有價值的調研,因此,領導干部要把調查研究這個基本功練扎實,通過查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找到調查研究的“正確打開方式”。查找問題,要有“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的格局。俗話說,小洞不補,大洞吃苦。查找問題亦然。如果在小事小節上疏于防范,對苗頭性問..
2023-04-19
民營經濟只會壯大、不會弱化;不僅不會“離場”,而且發展環境只會越來越好、發展空間只會越來越大、發展舞臺只會越來越廣闊。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并參加聯組討論時,就如何正確引導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發表了重要講話。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時隔7年再次參加以經濟界人士為主的民建、工商聯界聯組會,說明他對民營經濟的發展始終關懷備至、念茲在茲。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是對企業家關切問題..
2023-04-19
01坦然接受成績很多時候,我們在取得成績時,不會把成功完全歸功于自我的努力,而是懷疑自己靠的是運氣、時機。我們害怕驕傲,怕被人嫉妒,也害怕被人認為是“騙子”。這種人格特質讓我們相信自己的成功并非來自自己的努力。而事實上,真正成功的人懂得抑制這樣的想法。只有心理上能夠坦然接受成功,才能真正腳踏實地地去實踐成功。02不必取悅所有人“不要浪費你的精力去改變他人對你的意見,專心做你的事情,更別在意別人是否喜歡。”我們不可..
2023-04-19
世界數字經濟發展格局的主要特征數字經濟的快速崛起,帶動了信息產業、通信產業、互聯網產業以及各種基于數字技術的新產業的大發展,涌現出大量的商業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世界經濟結構。世界數字經濟的總體發展格局是,數字技術決定了數字經濟發展的水平和規模,數字經濟滲透率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產業受到數字經濟發展的影響,參與數字經濟發展的國家和地區形成不同方陣,彼此競爭激烈,但數字經濟治理相對滯后。數..
2023-04-19
爭議點一:涉案企業合規改革是否具有現實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依法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企業產權和自主經營權,要求完善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的法治環境,大力支持企業發展壯大。最高檢黨組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刻認識到,面對顯著增多的國際國內風險挑戰和嚴峻復雜的經濟發展外部環境,保企業就是穩就業保民生,這不只是經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最高檢持續做實對各類市場主體..
2023-04-18
2023年,金融反腐風暴越刮越猛。據不完全統計,3月份國有大行已有8人被查。當前,資本領域反腐敗已成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的關鍵一環,也成為維護我國金融安全與穩定的重要舉措。鑒于此,有必要在厘清我國金融腐敗基本類型的基礎上,深入探討金融腐敗的新特征新趨勢和治理對策。人民論壇與你共同關注。反腐名單“拉長”,作為反腐工作的重點領域,近年來金融領域的高壓態勢已然常態化。2022年,我國有44名各大國有銀行和銀行業監管機構高層..
2023-04-18
隱性腐敗自古有之,是一種官場頑疾。一些官員游走于法律的灰色地帶,利用制度漏洞或執法松懈牟取私利,被發現時則用“一時疏忽”“下不為例”等加以開脫。但腐敗就是腐敗,無論手段多么隱蔽,所造成的危害是一樣的。身份便是“隱性財富”,成為行賄受賄之資東漢末年宦官專權,宦官張讓是漢靈帝朝的“十常侍”之一,手眼通天,就連他的家奴都炙手可熱。《后漢書·張讓傳》記載,張讓府中有一個管事家奴,“交通貨賂,威形喧赫”,成為一些人巴結的對象..
2023-04-18
主管單位:中國反腐敗司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企業廉潔合規研究基地
學術支持:湘潭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新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