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3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對未來五年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這是乘勢而上、接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又一次總動員、總部署,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歷程極不尋常、極不平凡。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砥礪前行,經受住世紀疫情嚴重沖擊,有效應對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臺階,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實現良好開局。“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取得重大成就,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航掌舵,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這是黨和人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應對一切不確定性的最大確定性、最大底氣、最大保證。
“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深入分析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準確把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所處歷史方位,明確提出“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遵循原則、主要目標、任務舉措、重要保障等,要求全黨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必勝信心,積極識變應變求變,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勇于面對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以歷史主動精神克難關、戰風險、迎挑戰,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續寫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奮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一個階梯式遞進、不斷發展進步的歷史過程。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乘勢而上、接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進行了全方位戰略擘畫。提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增強高質量發展動力;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優化區域經濟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美麗中國;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高質量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等等,為今后五年我國發展指明了方向與路徑。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關鍵在黨。要堅持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提高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水平,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聚磅礴力量。要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充分調動全社會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管黨治黨越有效,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就越有力。必須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決把黨的自我革命要求落實到位,推進黨的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堅定不移開展反腐敗斗爭,為實現“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提供堅強保證。
中國式現代化是一程接著一程的“接力跑”。“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即將開啟。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棒接著一棒跑,一茬接著一茬干,銳意進取、埋頭苦干,不斷開創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新局面。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