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對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作出部署,要求針對錯誤思想觀念影響,加大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力度,制定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推動廉潔文化走進各行各業、千家萬戶。新時代以來,我們黨以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推進廉潔文化建設,創新豐富了廉潔文化內涵,通過理想信念固本培元、凝魂聚氣,在全社會營造“以文化人、以文潤德、以文養廉”的濃厚氛圍。面向未來,需進一步加強廉潔文化建設,將廉潔理念更深融入制度建設與社會治理,進一步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為黨的自我革命提供更堅實的文化支撐。
深刻領會新時代廉潔文化的豐富內涵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廉潔文化被賦予更加深厚、更具時代特色的內涵。
回顧過往,“廉潔文化”往往與“廉潔政治”緊密相關,主要指的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適用對象和適用范圍具有極強的針對性,主要指公職人員、公職行為和公權力行使領域。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在全社會培育清正廉潔的價值理念,使清風正氣得到弘揚”。廉潔文化內涵有了極大擴展,涵育了社會文化、家庭美德、校園文化等多方面,影響到社會每一個角落,觸及每一位社會成員。
廉潔文化并非一成不變,而是動態發展的,從歷史中走來又在新時代的實踐中煥發出蓬勃生命力。廉潔文化根植于中華大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共同鑄就廉潔文化的“根”與“魂”。新時代廉潔文化深入挖掘并創造性轉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廉潔基因,強化了自我修煉、自我約束、自我塑造的意識,培養了清正廉潔的價值觀念,涵養了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新時代廉潔文化賡續革命文化中的紅色血脈,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淬煉身心、凝聚力量,用黨的歷史經驗和實踐創造啟迪智慧、砥礪品格,用偉大建黨精神滋養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新時代廉潔文化受到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引領,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實踐中,一代代共產黨人自覺傳承廉潔從政要求,為政清廉、秉公用權。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實踐更是豐富發展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廉潔思想的時代內涵和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增強不想腐的自覺”。通過文化浸潤筑牢“不想腐”的內在防線,與制度層面的“不能腐”“不敢腐”形成系統合力,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要以理論上的堅定保證行動上的堅定,以思想上的清醒保證用權上的清醒,不斷強化宗旨意識,使領導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不放縱、不越軌、不破規、不逾矩,自覺將黨紀國法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筑牢思想道德防線,提高拒腐防變能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從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思想道德防線,提高拒腐防變能力。從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發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等方面深刻總結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成功經驗,既是對新形勢下廉潔文化建設面臨嚴峻考驗的有力回應,又凸顯了廉潔文化建設對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重要價值,能夠有效提高我們黨應對風險、迎接挑戰、化險為夷的能力水平。
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引領廉潔文化建設。建設廉潔文化的發展動力和根本旨歸都來自人民。我們黨始終將人民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形成了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而無特殊私利的廉潔文化。以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為引領推進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既是對人民至上理念的實踐彰顯,更是堅定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的必然要求。通過這一引領,進一步筑牢黨員干部廉潔從政意識,幫助其樹立正確權力觀,公正用權、依法用權、為民用權。
發展積極健康黨內政治文化引領廉潔文化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必須常懷憂患意識、底線思維,始終保持刀刃向內的堅定自覺,補鈣壯骨、排毒殺菌、祛病療傷、去腐生肌,涵養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持續凈化黨內政治生態,匯聚激濁揚清的強大正能量,使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廉潔文化對于引導黨內政治生活健康發展、營造良好政治生態至關重要。黨內政治文化以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響著黨員干部的思想和行為。經過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熏陶,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成為全黨的自覺,從而推動廉潔文化的縱深發展。
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引領廉潔文化建設。社會環境對腐敗產生巨大的影響,營造對腐敗“人人喊打”的社會風氣,摒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官本位”等封建糟粕的社會思想,能夠有效遏制不良風氣,壓縮腐敗滋長空間,為廉潔文化建設提供有力的環境保障。同時,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公權力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通過倡導崇廉尚儉的社會風尚、營造反腐倡廉的社會氛圍,實現了人與環境之間的良性互動,為黨員、干部形成自覺抵制腐敗的意識與行動創造了條件。
增強廉潔文化建設的自覺性、主動性
在擁有14億多人口的中國,我們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將長期存在,面臨的執政環境異常復雜。為了深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全黨上下必須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緊圍繞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不斷加強廉潔文化建設。
加強黨性修養和黨性鍛煉,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作風問題為什么“一抓就好轉、一松就反彈”,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沒有解決好。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首要任務就是在堅定信仰信念信心上下功夫,保持共產黨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潔操守。要進一步強化理論武裝,將廉潔文化納入黨內學習教育的核心議程,增強廉潔文化建設的自覺性、主動性,從思想源頭上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要深刻把握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豐富內涵,將“廉潔”融入道德品質、家風家教、為政理念、社會風尚等各個領域,形成一個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有機整體。
常態化開展廉潔文化教育,營造清正廉潔的社會氛圍。廉潔文化是社會清正廉潔價值理念的集中體現,覆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各領域。提升新時代廉潔文化教育成效,要明確教育對象群體,推動廉潔文化進機關、進社區、進家庭、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村,消除廉潔文化教育中的“薄弱點”和“盲點”。要切實增強教育內容和形式的多樣性與實效性,善用網絡載體,利用特定時間節點、特色地點場景、特殊歷史故事等,將廉潔文化融入人們尤其是黨員干部的日常生活,形成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讓廉潔文化的豐富內涵以可視、可聽、可感的方式呈現出來,不斷增強其影響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構建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制度體系,在持久抓和徹底抓上下功夫。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廉,重在自覺,貴在持久,難在徹底。”推動廉潔文化在黨內和全社會蔚然成風,需要全方位發力、多維度推進,向制度建設要長效。要不斷完善廉潔文化建設教育機制,根據不同層次,分類、因人、因地施教,采用廣大黨員、干部更加喜聞樂見的形式。要不斷完善廉潔文化建設評價機制,以目標責任制考核為主線,細化考核內容,完善考核評議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增強考核的針對性,將廉潔情況作為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要不斷完善廉潔文化建設監督機制,既要強化黨內監督,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培育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踐行廉潔從政、用權的紀律規矩;又要強化社會監督,讓廣大群眾更好地參與進來,久久為功推進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作者:洪向華,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科研部副主任、教授;楊潤聰,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